社工開展兒童暑期活動
近年來,我市社會工作依托“三社聯動”(社區、社會組織、專業社工)、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等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專的轉變,從由民政部門單打獨斗到政府部門、群團、民辦社會服務機構共同參與的趨勢轉變,從單一的政府物質救助到專業社會工作者以“助人自助”理念并運用專業社會工作方法介入服務的轉變,著力打造“三社聯動”蘭州模式,持續為強省會行動聚勢賦能,不斷貢獻民政力量。
(資料圖片)
多方聯動統籌資源
創新模式為老人服務
為深入落實“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有效推動“五社聯動”(社區、社會組織、專業社工、社會資源和社區自治組織)高效深度融入“一老一小”服務體系,8月以來,榆中縣城關鎮社工站、棲云北路社區社工室聯合榆中縣春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城關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在城關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全天照料服務,助力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為給轄區內老年人、殘疾人提供更多便利,城關鎮社工站積極加強資源統籌,打造了一支專業化、職業化養老和殘疾人服務領域社工人才隊伍,培育了一批專業的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區志愿者服務隊伍,同步建立信息對接機制、服務響應機制。在此基礎上推行“護理員+社工+志愿者”聯動服務模式,探索建立“時間儲蓄”制度,促進志愿服務常態化、長效化。
同時不斷優化社工站服務,推動“五社聯動”服務與養老服務、殘疾人服務等資源整合,將政策咨詢、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等服務融入老年人服務和殘疾人探訪關愛當中,建立探訪關愛與專業服務互聯機制,社工站常態化開展親情陪伴、心理疏導、社會融入等多種形式服務,不斷提升服務精細化、專業化水平。
精準聚焦群眾需求
推動社區治理創新發展
社區走訪是社工直觀了解社區各類文化、資源、信息的一種方式,為充分發揮社工站聯動、支持、專業服務功能,7月底以來,蘭州創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深入西固區西柳溝街道所轄社區開展走訪活動,詳細了解各社區人口構成、社區特點、基礎設施、社區社會組織、社區資源等基本情況,明確各社區服務方向,精準聚焦群眾需求,推動社區治理創新發展。
近年來,我市各社工站多方聯動縣區民政、鄉鎮(街道)、村(社區),準確把握社區居民需求并進行資源整合和挖掘,通過堅持黨建引領,做實做細為民服務、人才培養、組織培育三條主線,聚焦民政“一老一小一孤一困”和社區治理,有側重地打造了一批社工站服務品牌,建立了一批“志愿者+社工”服務隊伍,鏈接了一系列公益慈善資源,組建了一支專業的基層民政服務人才隊伍,累計培育孵化社區社會組織130個,培養和挖掘志愿者及居民骨干414人;服務居民11.3萬人次,組織各類培訓47余場2697余人次;共鏈接社會各界資源75次,募集款物合計50余萬元。
提升服務可及性
打造“三社聯動”蘭州模式
2017年以來,在省民政廳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我市啟動“三社聯動”試點工作。五年來,積極爭取省市資金2720萬元,先后在20個社區開展“三社聯動”試點。通過黨建引領,政府購買,項目化運作,引入專業社工服務,立足社區,輻射街道,為有需求的居民、家庭、社區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米。累計孵化出252個來自社區居民組成的社區社會組織,培養居民骨干557人,培養社區志愿服務骨干3097人,持續為186位殘疾人、空巢或獨居老人提供服務,居民參與人數達到19.57萬人,先后有124名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考取全國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證書。
如今,“三社聯動”在發展和實踐中逐漸形成本土化的實施路徑,形成了“堅定1個方向、打造2支隊伍、提升3個意識與能力、促進4個方面聯動發展”的“三社聯動”蘭州模式。
“‘三社聯動’的實踐有效推動了多元主體協同參與,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把多元供給服務實現在社區,顯著拓展了社區自治空間,為創新基層社區治理開辟新道路,也為我市深化‘五社聯動’實踐、加快推進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市民政局將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和鄉鎮(街道)社工站的聯動作用,聯合多元參與力量,聚焦“老少殘困”和社區治理,以“五社聯動”推動民政工作“五業并舉”,為居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社會工作服務,助推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責任編輯:王旭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