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大學生志愿者為外地旅客提供幫助
連日來,團市委積極組織開展2023年大學生寒假“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提升大學生社會化技能,增強服務人民、感恩家鄉的責任感、使命感。
“我是第二次參加返家鄉社會實踐,報名的崗位是社區。幫助社區開展工作很有意義,我會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為家鄉的建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讀于清華大學海洋科學專業的白海言,在參加七里河團區委組織的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面試會上說,和她一起參與面試的還有來自南開大學、山西大學、湖北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學校的60余名大學生。七里河區屬機關、鄉鎮街道、村社區分別提供了見習崗位,為學子們搭建了實踐鍛煉的機會和平臺。
崔皓是2020級廈門大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的學生,已經連續3年參加團市委組織的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揚帆計劃”等活動。“我珍惜每一次參與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在工作交流學習中,我清楚了解到每一項工作都辛苦不易,也映照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雖然累但有價值。特別是留守兒童親情陪伴和學業輔導這兩項工作,能讓我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度過快樂假期,非常有意義。”
齊魯醫藥學院的大學生孫萍作為榆中返家鄉大學生中的一員,與社區網格員“結對子”,積極參加宣傳疫苗接種,耐心詢問老人們的身體情況及疫苗接種情況,向轄區的居民宣傳接種疫苗的科學知識,讓更多老人了解接種疫苗的益處,主動接種疫苗。
“開展‘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幫助大學生全面發展、成長成才的迫切需要,也是新青年興家鄉,把青春奉獻家鄉,實現青年對城市更有為的具體表現。今年,我們增加了社區服務、鄉村振興、文化宣傳、公益服務等更多的實踐崗位,供有意向的蘭州籍大學生選擇。在完成既定的工作之外,我們還將組織大學生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走訪革命紀念館、關愛留守兒童等志愿活動。”團市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能通過更加多元的社會實踐形式,為大學生提供學習鍛煉、增長才干、貢獻力量的機會,培養對基層和群眾的樸素情感,增強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
據統計,截至1月10日,蘭州市各縣區機關單位、鄉鎮街道、村社區共發布691個政務實習崗位,已有803名返鄉大學生報名2023年寒假“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團市委的指導下,各縣區團委正在開展面試和崗前培訓,203名大學生已經奔赴實習崗位,以自己所學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王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