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蘭州市以落實強科技、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四強行動”和“技能甘肅”建設為抓手,創新舉措,集中攻堅,著力健全完善制度機制,優化整合培訓資源,夯實基礎保障體系,有效實現了職業技能培訓規模、質量雙提升。1至7月,全市共開展各類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5.75萬人次,完成年度任務6.2萬人次的92.67%。這是記者8月14日從市人社局獲悉的。
深入謀篇布局
(資料圖片)
完善政策制度體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從2021年開始,連續兩年將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納入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結合實際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并及時向各縣區分解下達培訓任務。制定下發《關于動態調整全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有關工作的通知》《蘭州市就業技能培訓補貼指導目錄》《蘭州市2022年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公布政府補貼性培訓職業(工種)185個、急需緊缺職業(工種)46個。
樹牢質量意識
促進培訓提質增效
探索實行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備案制度,按照“條件公開、自主申報、逐級審核、統一公布”的原則,實行技能培訓機構縣區屬地化備案和創業培訓市級統一備案模式,嚴格審核培訓機構承載能力,先后公布技能培訓機構146家、創業培訓機構74家。嚴格落實開班備案制度,每個培訓班嚴格落實不少于2次的現場抽查,依托職業培訓券落實系統打卡簽到,全面實行培訓過程全程視頻錄像,對未按規定實施培訓教學的11家備案培訓機構下達了《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并進行集中約談。嚴格培訓結業考核驗收,加強培訓后跟蹤就業服務,把好職業技能培訓“出口關”。
注重品牌培育
打造特色培訓名片
積極依托我市優勢特色產業,引導培育勞務品牌持續做大做強。堅持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加強“隴原妹”“蘭州牛肉拉面師”“永登苦水玫瑰農藝工”等勞務品牌組織實施,打造勞務品牌的“升級版”,助力服務特色產業發展。由市人社局牽頭,財政、教育、民政、商務、衛健、婦聯等部門聯合遴選認定20家“金城護工”康養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整合職業院校、醫療機構、民辦職業培訓機構、家政服務企業等開展康養類職業技能培訓7147人次。
堅持高端引領
構建人才培養高地
建立全市職業能力建設專家庫,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專家資源,首批入庫專家144名,參與全市職業能力建設規劃、政策、標準等的調研、擬定、論證和評估等工作,有效提升全市職業能力建設工作標準化、系統化、專業化水平。制定《蘭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管理辦法》,積極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申報工作,目前已成功創建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4個、省級4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4個、省級51個。2022年度全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申報認定工作已于6月初啟動,計劃評選市級高技能人才基地5個、技能大師工作室10個。
狠抓技能評價
暢通職業發展通道
根據蘭州市產業結構發展實際,按照統籌安排、合理布局、擇優遴選的原則,切實提高自主評價企業覆蓋面和社會培訓評價職業(工種)覆蓋面。目前,市本級已備案公布8家自主評價企業和11家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堅持以賽促培、以賽促評,先后舉辦省、市級職工職業技能素質提升職工競賽練兵活動和中職院校學生技能大賽,籌備蘭州市首屆職業技能競賽,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輿論氛圍。制定出臺《蘭州市“金藍領”高技能人才選拔管理辦法》《蘭州市“金藍領”高技能人才考核辦法》,先后評定“金藍領”高技能人才247名,目前正在開展第三批“金藍領”高技能人才聘期期滿考核,助力提升技術工人的職業獲得感和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