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位于安寧區劉家堡街道的劉家堡社區安置小區是典型的村改居小區,小區內居住的老年人和困境家庭居多,劉家堡社區黨委書記何妹介紹,劉家堡社區圍繞“黨建鄰里家”品牌,依托安置小區黨員陣地,在細微處辦好群眾家門口的“關鍵小事”,進一步打造了鄰里共商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激活了鄰里共管共治活力。
老書記工作室解決居民煩心事
“老書記,能不能幫我們社區舞蹈隊找個舞蹈老師?”社區居民劉惠珍和舞蹈隊隊友們找到社區老書記工作室負責人何謀德尋求幫助。劉惠珍告訴記者,一直以來舞蹈隊都是跟著視頻教程學習舞蹈,“雖然也能磕磕巴巴學會一支舞,但總是缺乏基本要領。”所以大家萌生了找老師的念頭。
村改居之前,何謀德曾任吳家莊社區黨總支書記,長期積累的社區工作經驗讓他更了解居民情況,在群眾中具有威信,小區黨員陣地建成后,社區邀請何謀德等原來5個村的老書記們走進小區黨員陣地,成立了老書記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工作室為居民群眾解決了很多問題。現在老書記們已經成為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化解矛盾糾紛、宣傳政策法規的重要力量。
除此之外,老書記們還擔任著5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理事長職務,他們通過結對幫扶、志愿服務等方式,先后向困難群眾捐贈生活物資5萬元。今年春節期間,居民們想過一個熱鬧的春節,于是找到了老書記工作室。群眾有所需,老書記工作室有所應。老書記工作室和合作社聯合出資1.5萬元,邀請了社火表演隊上演了精彩的社火表演,讓安置小區居民過了一個熱鬧祥和的春節。
多元化服務讓社區更暖心
端午節前,劉家堡社區綜治員杜更蓮忙完了自己的工作后,開始在小區黨員陣地義務為轄區老人理發。對于不方便下樓的老人,杜更蓮還會上門服務。她告訴記者,為轄區老人理發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也是她作為一名社區志愿者應該做的事。
依托小區黨員陣地,劉家堡社區開設了鄰里共享集市,整合轄區共建單位、駐守干部、志愿者等力量,成立11支志愿服務隊伍,開展義診、義剪、法律咨詢服務,服務群眾2000余人。同時,依托鄰里共享集市開展常態化鄰里活動,舉辦就業招聘會將居民期盼的就業崗位送到家門口,成功簽約89人。
關注青少年成長也是劉家堡安置小區黨員陣地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劉家堡安置小區黨員陣地已形成“紅領巾驛站”“紅領巾6點課堂”“假期公益課堂”三個板塊。社區通過打造小區黨員陣地紅領巾驛站,招募了崔家莊小學教師、國網甘肅檢修公司青年黨員等志愿者30名,開展了“紅領巾6點課堂”,利用小區黨員陣地、每周一至周五為孩子們輔導作業;通過打造“家校互動驛站”,把以往請家長進學校變成送學送咨詢進小區,邀請崔家莊小學教師利用周末時間分年級分專題進行家校溝通;通過打造“假期公益課堂”為孩子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幫助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責任編輯:王旭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