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你們”“真是太謝謝你們了”“感謝社區一直對我的照顧”“謝謝你們平時的陪伴”一聲聲道謝的背后,是隴西路社區對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的照顧和關愛,是社區用心用情用力為老人解決一系列問題的服務熱情。自小區黨員陣地建設以來,城關區張掖路街道隴西路社區結合轄區老人多的社情實際,依托駐守干部、黨員先鋒隊等志愿服務隊伍,多措并舉創建老年友好型社區,營造濃厚的孝親敬老氛圍。
常走訪多連心
(相關資料圖)
特殊老人們也有社區“監護人”
“阿姨,最近身體怎么樣,有什么需要我們幫忙的您盡管說。”5月初,隴西路社區駐守干部、樓院長來到轄區居民陳美麗老人家進行關愛慰問。陳美麗今年87歲,獨自一人居住,因腿腳不便平時很少出門,大家一進門就忙活起來:有的去廚房查看老人是否將燃氣灶閥門關好、有的叮囑老人一天兩頓的藥要記得吃……“哎呀,看到你們我心里咋那么高興!”陳美麗拉起大家的手說道。
為了對每一位老人關愛到位,隴西路社區小區黨員陣地的駐守干部與黨員先鋒隊成員分批完善了轄區高齡老人、獨居老人、老黨員信息臺賬,通過黨員干部包聯的方式為特殊情況的老人配備社區“監護人”,發放連心卡,定期上門提醒老人加強自我防護與安全防范、普及健康知識,同時聯合隴西路衛生服務站開展上門問診、愛心送藥等服務,確保老人享受精細化服務。
常陪伴多關注
“心靈驛站”為老年人提供精神療愈
身體的疾病往往的顯性的,而心理的狀態是隱形的。5月6日傍晚,隴西路社區工作人員帶著轄區老人孟阿姨走進小區黨員陣地的一間活動室,坐在彩色的拼接圓桌旁,打開視頻連線,在轄區心理咨詢師志愿者的引導下,開啟了一場私密的心理療愈。
據張掖路街道工作人員介紹,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日漸凸顯,需要全社會加大關注。身體健康變差、自我價值感降低、獲得的心理支持較少都是心理問題的誘因。為此,隴西路社區通過各個小區黨員陣地,組織駐守干部、黨員先鋒隊與樓院長搭班,摸排梳理出獨居老人、喪偶老人、困難老人、留守老人中出現負面情緒的老人群體,聯合街道社工站開通心理咨詢熱線,通過“心靈驛站”專業心理咨詢師、社工、樓院長的悉心疏導,緩解他們焦慮、急躁、孤獨、煩悶等情緒,加強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維護的家庭指導,盡力緩解和消除老人的“心病”。
常聯系多走訪
便民服務送到老人家門口
隴西路社區工作人員、駐守干部在日常走訪中得知,轄區不少居家老人、病人行動不便,每次理發都耗時費力,非常苦惱。針對這部分特殊群體的特殊訴求,社區發揮“鄰商聯盟”服務優勢,聯合轄區女同學美發店、普瑞眼科、康美齒科、北京關愛未來中醫藥館蘭州中醫藥分館等商戶,每月定期開展義診義剪活動。女同學美發店為需要的老年人免費理發,洗護保養;康美齒科的醫務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口腔牙齒健康檢查,普及口腔疾病防治知識和保養方法,引導老人養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普瑞眼科為老人免費提供視力檢查和咨詢服務;中醫藥館聘請具有中醫臨床實踐經驗的老中醫坐診社區號脈,對老年人常見慢性病預防、預后保健等疑難問題進行專業指導。截至目前,已組織5場活動,受益百余人。
責任編輯:王旭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