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到圭塘河逛會“呼吸”的公園
長沙首個4.0版海綿城市示范公園基本完工,為市民增添休閑游玩好去處
在雨花區圭塘河井塘段,延綿2.3公里的海綿公園基本完工,將成為市民又一娛樂、休閑、游玩的好去處。19日,記者走進長沙首個“4.0版海綿城市示范公園”——圭塘河井塘城市“雙修”與海綿建設示范公園項目,只見流水潺潺,風光旖旎,各類植被相映成趣,漫步河邊步道,猶如畫中徜徉。記者了解到,這個定位“公園+體育+商業”的綜合性示范公園取名為“溪悅薈”,7月1日將正式面向市民開放,為長沙增添一座濱水生態公園。
濱水公園 為市民提供娛樂休閑運動好去處
圭塘河是長沙市唯一的城市內河,過去由于環境污染,這里是一條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溝”。為此,雨花區加大治理力度,啟動建設圭塘河岸濱水公園。經過多年打造,濱水公園一期、二期形成河湖連通、濕地凈化等自然呼吸的水生態系統,疏林草地、花海長廊等精致景觀系統,成為一片“城市綠肺”。
“從2018年開始,我們采用PPP模式啟動圭塘河井塘段城市‘雙修’與海綿建設示范公園項目建設,歷經3年,目前已基本完工。”中建五局投資公司圭塘河項目總經理唐白奎告訴記者,圭塘河井塘段南起香樟路,北至勞動路,全長2.3公里,總占地面積373畝,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海綿城市4.0版項目,致力打造最強海綿公園、最智慧河道、最豐富濱水公園,從而實現城市排澇和環境宜居的目標。
唐白奎介紹,項目首先對11個直排圭塘河的排污口進行截污,然后對筆直、硬質的河道進行改造,使河流恢復到歷史上自然蜿蜒的河道形態,同步建設了10個生態島及沉淀區、淺水濕地等,增加河道的自凈能力和行洪能力,再在河岸打造“海綿”濱水公園,建設生態公園綜合體。
19日,記者行走在圭塘河兩岸,只見美人蕉、亮葉朱蕉、翠蘆莉等植物搖曳生姿,4米寬夜光跑道貫穿其中,30米高荷蘭風車獨具韻味,還有親水棧道、人工湖、生態綠道等,令人心曠神怡。“這里將成為雨花區‘中央公園’,為市民提供娛樂、休閑、運動和聚會交友的好去處。”唐白奎說。
海綿城市:創造性引入“大小海綿”理念
什么是海綿公園?通俗而言,一個像海綿一樣的公園,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從而讓公園像海綿那樣會“呼吸”。
區別于以往的城市公園,圭塘河井塘段完全按“海綿城市”理念建設,將打造成長沙首個“4.0版海綿城市示范公園”。相比于普通版的海綿城市公園,“4.0版本”創造性引入“大小海綿”理念。
記者在公園內處處都能看到“海綿元素”:透水混凝土鋪就的跑道和小廣場,下凹式的雨水花園,所有綠地邊緣都設有植草溝……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圭塘河項目負責人莫登智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小海綿”,由于它們對雨水起到滯留、過濾和滲透作用,雨水“勇猛的勢頭”就要弱許多。
莫登智介紹,在公園下方還“藏”著很多“大海綿”,包括6個總容量2萬立方米的地下調蓄池,9個布滿天然濾料、松散石塊、滲水管、導流管的生態濾池,雨水、路面污水快排變成緩排,經過多重過濾凈化,可達到景觀水標準,然后再排入圭塘河。
“大、小海綿‘聯動’之下,能夠達到水體無黑臭、小雨不積水、大雨無內澇,從而實現對圭塘河的生態修復。”莫登智說,圭塘河西岸還挖出3個人工湖,人工湖也可以輕松消納部分雨水,等到雨停湖水又能作為灌溉用水,達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商業地標:打造“公園+體育+商業”融合標桿項目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圭塘河西岸,以尖屋頂建筑、風車等元素打造的荷蘭風情小鎮,彰顯別致風情;而在東岸,一條延綿1公里的時尚商業街基本完工,預計7月初開門迎客,為市民提供吃喝玩樂一站式服務。
“未來這里將集生態示范區、運動休閑區、文化藝術區和生活體驗區為一體,為市民提供一個集文化、生態、休閑、商業、服務于一體的幸福生活空間。”中建五局投資公司溪悅薈項目負責人史莎介紹,在圭塘河井塘段,將建設長沙首個海綿城市體驗館、首個巨型天幕廣場、首個可托管耕種基地的都市農場等,打造湖南首個“公園+體育+商業”融合的標桿項目。
同時,項目打造了“三塘一井”、兒童歡樂谷、愛心橋等八大打卡亮點,吸引了京東湖南首家“七鮮超市”、華中首家“極寵家”、華中地區最大的蔚來汽車“NIO House”、新華書店“樂之書店”等多個品牌入駐,成為長沙商業新地標。長沙晚報6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陳煥明 通訊員 趙瑩 蘇翠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