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廢棄小地塊變成臨時停車場、小綠化帶、街角公園
汨羅市 改造城區“消極空間”
剛進入夏天,汨羅市通達路東側,一個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停車場出現在市民面前。附近居民介紹,以前,這里是雜草叢生的廢棄荒地、“消極空間”。兩個多月前,汨羅市開始對城區48個“消極空間”進行改造,以優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空間品質。
在城鎮化建設中,汨羅市城區主次干道周邊出現了一些閑置小地塊,造成土地資源浪費,被稱為視之不美、棄之可惜的“消極空間”。為讓城市“消極空間”發揮積極作用,今年2月,汨羅市決定,對群眾改造意愿強烈的廢棄小地塊進行改造。
汨羅市城管局聯合當地文旅集團、楚之晟控股實業集團等單位及歸義鎮政府,開展實地踏勘調研,確定48塊廢棄的收儲土地、拆違工地、集體土地等小地塊為改造地塊。明確土地歸屬單位和改造價值,本著“低成本、低干預”原則,根據周邊環境和實際需求制定改造方案,采取建設停車場、綠化景觀、休閑設施等方式進行改造,由各負責單位對廢棄小地塊進行除雜、平整,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實施綠化。改造后,歸義鎮、市城管局持續開展巡查,確保“消極空間”利用到位。
目前,汨羅市城區48個“消極空間”已完成改造36個,過去的閑置土地一改“臟亂差”,或成為臨時停車場,或變身小綠化帶、街角公園等,美化了城市、方便了群眾,以最少的投資獲得最大的環境和社會效益。稻香街轉角處,一塊臟亂的菜地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小公園。當地劇作家周建國由衷感慨:“干凈清爽,看著舒服多了,這才是城市該有的樣子!”華聲在線5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張為 岑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