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層一線,離群眾最近、接觸最緊密的,是社區工作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中,城關區東崗西路街道天水路社區“90后”黨委書記康瑩晨始終沖在第一線,既當“指揮官”,又當“戰斗員”,帶領大家與時間賽跑,筑牢社區防控安全線。
疫情發生以來,一道道難題擺在了康瑩晨的面前,她靜心總結以往疫情防控經驗,整理出一套反應速度快、管控范圍準、安定人心穩的“快、準、穩”疫情防控工作法。在接到新區返蘭人員的摸排通知后,康瑩晨當即集結人員下達工作指令,同時進行防疫布控和人員調配,要求將排查結果迅速準確上報,并告知相關人員非必要不外出。康瑩晨說,迅速摸排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只有這樣,疫情才會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控制。
3月15日凌晨2點左右,在接到對某樓院的封控通知后,康瑩晨迅速組織摸排封控事宜。10分鐘后所有人員全部到位,20分鐘后重點單元完成摸排,30分鐘后各類封控物資到位,35分鐘后封控帳篷完成搭建,相關人員各司其職展開值守……封控人員核酸檢測和上門服務,康瑩晨也是親力親為持續跟進,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作為社區書記,康瑩晨總是手持小喇叭穿梭在現場,實時觀察情況并進行綜合調度。在社區辦公室,她是掌控全局的總指揮,部署各項防控事宜;在外圍各站點,她又變身急先鋒,沖在最前面做好表率,對各環節都詳細商定,確保不出現任何紕漏;在核酸采集點,她主動維持現場秩序、幫助群眾申領健康碼、保障醫療物資等;在封管控樓院,她以“大管家”身份,發放生活物資、調節居民情緒、對接核酸檢測……凡事做到心中有數。
在疫情防控中,康瑩晨是最忙碌的人。她每天帶領黨員先鋒隊穿梭在各封控樓院、核酸檢測點,把好社區健康關和隱患排查關。疫情以來,康瑩晨每天都超負荷運轉,凌晨三四點休息已成常態,但她始終把笑容掛在臉上,感染著社區里的每一個人。報備名單的更新、梳理匯總和上報,打電話,錄信息,封管控樓院物資配送、日常消殺和核酸采集、相關人員的轉運安排……在她的高效調配下,開展得井井有條。
“我去隔離點了,家中小狗沒人照顧怎么辦?”在該社區,有位孤寡老人每天與小狗為伴,在接到集中隔離通知時犯難了,康瑩晨得知這一情況后,派人購買狗糧并輪流喂養,老人才安心的去了隔離點。康瑩晨還告訴記者,轄區有一小孩父母已去世,現在和奶奶一起相依為命,在他們的樓院實施封控后,她每天都會去了解孩子的生活情況,并給孩子買點酸奶和吃的,這孩子就在朋友圈分享感受,為社區的工作點贊呢!
“你是康書記吧,我想問下我們什么時候能出去呀?不出去工作不行!”“大哥您別太著急了,現在要做的就是保持一個好心情,以及健康的體魄。”“書記你好,我家孩子想喝個酸奶,孩子太小,鬧得實在沒有辦法了,你能不能幫我買一下,謝謝您!”疫情發生以來,居家隔離群眾面臨著各種難題,類似這樣情況和詢問對話,康瑩晨每天不知要處理多少回,但她從未有過絲毫的不耐煩,都會用暖心的話,逐個耐心解決。
而這也正如她所說,居民情緒穩定了,心態平和舒暢了,才好開展工作。“由于長時間連軸轉,我的眼睛有些模糊,但是作為黨員和社區書記,哪怕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日前,康瑩晨在巡查疫情防控時這樣說。無疑,讓青春在戰“疫”中綻放風采,康瑩晨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