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床被褥、一張簡易床,是他們的“全部家當”;空教室、練功廳,是他們的“豪華”休息區;從晨曦至夜幕,每天平均兩百多個通話記錄,這是他們最美的“告白”……
他們是西北師范大學疫情防控專班工作組,用點點滴滴的呵護和時時刻刻的守護,筑起了一道戰“疫”堅強堡壘,全力保障了學生學習和生活。
3月15日,西北師范大學各校區全面實施全封閉管理,學校黨委當即成立由8名學院黨委書記帶頭,26名專職輔導員、學工干部參與的疫情防控專班工作組,迅速入駐新校區和知行校區,他們打地鋪、睡課桌,與1.4萬余名學生同住、同吃、同行,24小時“在線”守護,筑牢織密了校園疫情防火墻。
“只有和學生在一起,我們心里才踏實,這是作為一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西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裴東是疫情防控專班工作組組長,既要關心學生們的安全、操心“戰友”們的健康,還要統籌協調各項工作,忙得不可開交。
入駐知行校區以來,裴東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沒有準點吃過一次飯,每天夜里還要在公寓和校區巡查幾遍。和他一樣,校園實行封閉管理的那一刻,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趙輝就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中——協調輔導員維持校園秩序、摸排學生信息、巡查校內重點區域、組織全員核酸檢測、解決學生困難訴求、協調學生外出就醫……
“學生志愿者夜里頂著大風值班,許多教師白天上網課晚上值班,還有醫護人員讓人動容……我們每個人,都在默默堅守,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趙輝說。
“你放心去,家里一切有我。”臨行前,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孫宏發有點“顧慮”,妻子一人獨自在家,既要照顧剛剛滿月的“小寶”,還要照料上網課的“大寶”。但一想到自己的學生,他義無反顧地加入了疫情防控專班工作組,火速參與到各項工作中。
校園封閉管理,全校師生的“吃喝”是個不小的挑戰。盡管有著“成熟經驗”,但后勤保障部副部長楊曉龍和他的同事們仍然“揪著一顆心”,光知行校區就有1.4萬名學生,還有超過6000名學生在封閉樓宇的宿舍隔離,“餐廳、宿舍、校區,每天幾輪無死角消殺,還要精心搭配可口飯菜,讓大家舒心、安心。”楊曉龍說,這段時間大家都齊心協力、爭分奪秒和疫情“賽跑”。
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輔導員周宇是“駐守”在西北師范大學新校區輔導員中的唯一一位女性。早上6:40,她就一頭“扎”進了新校區餐廳,協助餐廳工作人員維持秩序、分裝盒飯,一份份可口的飯菜從她的手中傳遞到封控樓宇學生手中,這時她才隨便吃幾口,又匆匆到下一個“戰場”。
除每天協助餐廳人員分裝學生的一日三餐,周宇還要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思想動態,摸排學生信息,組織核酸檢測,解決學生的訴求……每天看似“按部就班”,往往都要持續到深夜。不只是她,每個專班工作組成員都成為了靠得住、豁得出、頂得上、守得住的抗疫“逆行者”和“暖心人”。
“這像是一場現場教學,更像是一次‘行為示范’,書記們帶頭用實際行動呵護學生生命健康和安全,讓我們底氣更足,干勁更高。”周宇說,這樣一幕幕感人場景也為師生樹立了德育好榜樣,在疫情防控中上演生動的“思政大課”。
“感謝學校為我們保駕護航,帶給我們安全與保障。現在是最難的時刻,也是最溫暖的時刻,我相信疫情終會散去,春天一定會到來。”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2020級研究生王俊然感動地說。
晚上,疫情防控專班工作組成員分組匯總一天的工作,商討下一步工作。西北師范大學 供圖
?疫情防控專班工作組晚上分組巡查校園。西北師范大學 供圖
疫情防控專班工作組組織學生有序做核酸。西北師范大學 供圖
疫情防控專班工作組為封閉樓宇學生送餐。西北師范大學 供圖
學生餐廳提飯后,有序返回宿舍。西北師范大學 供圖
疫情防控專班工作組互相交流。西北師范大學 供圖
疫情防控專班工作組的“休息區”。西北師范大學 供圖
中國教育報客戶端 記者 尹曉軍 通訊員 李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