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2年,衡陽市政府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結合全市人民群眾所思所盼,將重點抓好“12件民生實事”。近日,市政府辦發布了《關于辦好2022年“12件民生實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相關事項予以明確。
這“12件民生實事”分別是——
開工建設城區“斷頭路”18條。大力實施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城鄉“斷頭路”三年“清零”計劃,按照“急難愁盼、輕重緩急”的原則,2022年開工建設18條。
化解信訪積案80件。發揚釘釘子精神,攻堅克難,2022年化解信訪積案80件。
辦好全市房地產遺留問題不動產登記證1.3萬戶。在降低已有存量的同時嚴防產生新的增量,2022年完成120個項目1.3萬戶不動產登記證辦理。
完成城區安置任務3000余套。加強市級統籌,實行安置項目綜合審批制度,積極推行“拆遷即安置”的貨幣化安置模式,引導安置資金進入住房市場體系,2022年完成城區安置任務3000余套(含貨幣安置)。
完成既有住宅加裝電梯400臺。總結已有經驗做法,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向規模化、片區化發展,形成“竣工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梯次推進格局,2022年完成既有住宅加裝電梯400臺。
新增城區停車位2000個以上。扎實推進智慧停車場建設,啟動路外停車場項目建設,新增城區停車位2000個以上。
新增家庭養老床位5000張以上。加強制度創新、政策供給、財政投入力度,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滿足廣大老年群體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需求,新增家庭養老床位5000張以上。
提質改造和新建城區農貿市場10個。根據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需要,在2022—2023年提質改造和新建市場10個(改建4家,新建6家)。
新建或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5萬余戶、升級改造農村公廁600座。總結提升全國農村“廁所革命”現場會典型經驗, 2022年新建或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5萬余戶;按照“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建改并重、打造一流”的原則,圍繞“方便、干凈、特色、一流”的目標,2022年升級改造農村公廁600座。
建好地質災害普適型監測預警點50處。通過建設農村房屋地質災害隱患庫、城鎮開發邊界內重點地質災害隱患庫(“兩庫”),布設綜合性監測預警系統、普適性監測預警系統(“兩預警”),提升農村群眾地質災害自我防范意識、提升地質災害預警預報能力,2022年年底前建好地質災害普適型監測預警點50處。
“三館兩中心”投入使用(市體育館、市游泳綜合訓練館、市圖書館、市影劇藝術中心、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加快 “三館兩中心”建設進程,確保市圖書館2022年4月23日前正式運營;市青少年活動中心2022年10月1日前正式運營;市影劇藝術中心2022年底前正式運營。
落實生育補貼政策。著力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全面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加強政策調整有序銜接,2022年2月底前出臺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加強政策落地。
據悉,市政府已制定了2022年“12件民生實事”辦理責任清單。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健任總牽頭領導,市政府其他領導分別牽頭各具體項目,住建、信訪、自然資源和規劃、住保、城管執法、民政、商糧、農業農村、文旅廣體、衛健等相關部門為責任單位。
《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強化責任落實。相關責任單位要組建工作專班,統一思想,明確分工,確定專人負責。按照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扎實推進。要強化工作督導。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注重以市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為檢驗標準。市政府督查室完善督辦考核評價體系,對進展滯后的工作事項以及影響全局的問題癥結,及時提交市政府主要領導專題調度、高位推動。衡陽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鄧江虹)